乐鱼平台APP官方登录入口  专业承接工业燃烧系统项目和余热回收项目
服务电话:021-38683568

乐鱼平台登录

节能改造 新闻资讯

近些年来长三角开展竹林碳汇、湿地碳汇、茶园等多种形式碳交易尝试 “卖空气”艰难起步

发布时间:2024-04-11 22:03:12| 来源:乐鱼平台登录


  近些年来,长三角开展竹林碳汇、湿地碳汇、茶园碳汇等多种形式碳交易尝试 “卖空气”,艰难起步

  “卖空气”,本质上是碳交易。前不久,南京市高淳区举办了一场碳汇有偿竞拍活动。最终,红宝丽集团以75元每吨的均价成功拍得高淳区东坝街道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标值130.67吨

  更早一些,湖州安吉从2021年起开展竹林碳汇收储交易试点。次年6月,安吉“两山银行”与国网湖州供电公司签署林业碳汇交易合同,将2000吨碳汇卖出了14.7万元。从2022年开始,杭州淳安已先后达成8笔林业碳汇交易,卖出了1649吨碳减排指标。此外,湖州德清、丽水松阳等地还曾有过湿地碳汇、茶园碳汇等多种形式的碳交易尝试。

  虽然探路者众多,但现阶段的碳交易普遍规模不大、金额偏低,其实是以试点和示范为主,有的地方甚至在完成了所谓首笔交易后便没了下文。业内有经验的人指出,当前,碳汇资产开发方法学不足、开发成本比较高、交易尚不成熟等问题,限制了农林领域碳交易的快速发展。“卖空气”并非易事,从长远看,应尽快盘活农村碳汇资源,完善相关交易机制,避免更多项目落入“盆景式尴尬”。

  走进和睦涧村,眼下不是水稻季节,田间地头里,唱主角的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小麦。乍一看,似乎和寻常村子并无二致。再靠近些,能看到田边立着的标牌,清楚地介绍了有机水稻固碳减排项目的背景、目标和研究内容。

  去年7月,该项目真正开始启动,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等联合组建团队,在和睦涧村的500亩水稻田内进行试点和技术攻关。试点的主要内容是施用生物质炭,以生态方式种植“零碳水稻”。同时,通过构建有机水稻固碳减排关键技术体系,编制完成《生物质炭土壤应用减排增汇项目方法学》,核算减排温室气体130.67吨。前不久,这笔减排量经过核算验证后成为农业碳汇,再通过竞拍交易,为和睦涧村带来了近万元的额外收益。

  什么是农业碳汇?农业碳汇,指通过改善农业管理、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育种技术创新、植树造林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简单来说,就是把碳存起来,就像把钱存进银行。比方说,我们通过施用生物质炭培育有机水稻,把二氧化碳当量存进田地里,不排放出来。”谈到碳汇,和睦涧村党总支书记、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统田打了个比方。

  不过,不是所有的水稻田都能卖碳汇,有机稻田是“基本门槛”。在这方面,和睦涧村有先天优势。早在2008年,村里就在魏统田的带领下组建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并开展有机水稻的种植,近年来正大力推广智慧农业,再加上和睦涧村有机大米连续十多年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在数据方面能完整溯源。这些年,和睦涧村的水稻种植培养面积从300亩扩大到3232亩,当地不仅种植经验比较丰富,且土地产权清晰,都归合作社集体所有。此外,村里此次项目被纳入当地农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有专项资金支持,也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

  那什么是生物质炭?“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换了一种肥料,把原来的有机肥换成了现在的生物质炭,别的流程基本上没有区别。”魏统田又用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说法。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农产品碳认证负责人郭汝清进一步解释,“秸秆不再直接还田,而是通过高温碳化后,以生物质炭的形式施用到水稻田里,这样不仅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改良土壤。”经过一年多的比较研究,这块“试验田”的土壤固碳量平均增加89%,稻田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平均减少16%,净排放量平均减少51%,稻田病虫害发生率平均下降15%。

  在魏统田看来,当前的碳汇收入“微不足道”,他更看重项目的长远效益。农民一向最熟悉土地,此前,经过长期耕种,村里很多田地的土壤肥力消耗过大,有机水稻种植一度面临挑战。试点项目开展后,魏统田发现,土壤肥力增加,有机稻田难得实现了增产;病虫害减少,连带着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会降低。“一增一降下来,我们平均每亩的效益能增加大约180元。而且稻米口感更好,香度也有提升,品质更好了。”魏统田说。更重要的是,通过碳汇这个“新噱头”,有机稻米品牌有新故事可讲,影响力水涨船高。去年,合作社销售额增长了100多万元。

  但魏统田也有新烦恼。既然尝到了碳汇的甜头,魏统田自然想继续推广。按他的设想,生物质炭的种植办法能够从原先试点的500亩田进一步推广到全村3000多亩有机稻田里,扩大生产。问题随之而来生物质炭从哪里来?

  高淳本地没有生物质炭的生产,如果去外面购买,算上运输成本,相对原先有机肥的成本必然大幅度的增加。之前试点时期,有项目资金和技术团队的支持,又是示范项目,投入尚可不计较成本。如今所有费用分摊到了村集体头上,真金白银地花出去,魏统田有点舍不得。魏统田也盘算过,生物质炭大多数来源于秸秆,村里每年秸秆那么多,是否能自己生产?如此一来,既解决了材料来源,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从长远看,还能延长产业链。只不过,其中的技术难题,并不是只靠村里现有人员就能攻克的。“我们开发农业碳汇,肯定是想持续地做下去,而不是只干一票。”高淳区发改委资环科业务负责人马敏表示,生物质炭的生产是当下关注的重点,也是解决试验田规模化问题的一把钥匙。他们计划接下去着重考察生物质炭的相关生产企业,同时拜访各大高校和研究院所,寻求解决方案。

  清明节假期前的最后一天,马敏刚跟魏统田碰过头,双方商量了落实本地生物质炭生产的方案。接下来,魏统田打算奔赴各地考察学习,希望实现秸秆利用项目实际落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div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